超过一岁还不会走路,发展慢了?

恬儿在医院常遇到爸妈因为孩子满一岁却迟迟还没有放手走路,而紧张地带来评估。

一岁放手走路,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重大发展里程碑,但其实「走路」这个里程碑延迟了,还可能会连带影响到认知、心理层面的发展。

到底有哪些原因,导致孩子较慢学会走路?

恬儿在医院评估这些孩子的情况,分析出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六个:

原因一 缓冲3个月 还在正常发展范围内

其实我们常听到的「七坐八爬……」,时间都不是绝对值。

每个人发展有快慢的差异,而三个月内的差异范围是可接受的。

所以有的人发展较快,可以9个月时就开始走路;有的人发展较慢,大约需要到1岁3个月才会开始,而这些都是在发展可接受的范围内(Bly, 1994; Cech & Martin, 1995)。不过若慢于3个月,就要注意是不是有发展迟缓的可能啰~

原因二 肌肉张力偏低

肌肉在放松没有出力时,本身仍具有一定的拉力,称之为肌肉张力。然而,肌张力偏低的孩子,关节附近的肌肉就像松弛的橡皮筋,肌肉若不出多点力拉着,这些孩子就会像关节松掉的玩偶,难以维持住身体姿势,造成姿势稳定度较差,或是因为较费力维持姿势而不爱动,所以可能在发展大动作的过程中较为吃力,而影响发展速度。

原因三 物理环境不利

生活环境若不适合、不需要行走移动来探索,自然会剥夺掉不少练习行走的机会,例如:缺少长型桌椅等大型家具让孩子尝试扶着走路移动、长时间留在娃娃床或螃蟹车里、障碍物过多、家中开餐厅或工厂因顾虑安全卫生而限制孩子走动等,以上环境因素都会成为学习行走的阻力。

原因四 孩子个性谨慎

有些孩子纵使身体结构、神经发展都正常,但却可能受到本身的气质个性上较为谨慎、保守所影响,而不太敢冒险放手,害怕放手后的不确定性。可能直到行走的平衡、姿势控制能力发展到一定成熟的程度,才有把握而敢放手走,因此放手走的时间较晚。

原因五 家人过度保护

家人对事物的情绪反应,容易使孩子对该事物的认知跟着受到影响。当孩子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,若家人显得紧张,不断地喊「危险、小心」,或一直阻止、扶持,可能会让孩子跟着紧张、觉得危险而不敢尝试,或缺乏尝试的机会。

原因六 发展迟缓

部分孩子脑部发展成熟速度较慢,或是有染色体异常、肌肉骨骼先天异常等问题,而有动作或是全面性发展迟缓。通常这样的孩子,在坐、站、爬发展的过程中,就可能一路上都明显落后于同年龄孩子。

行走对于孩子不止于动作层面的影响,因为探索范围随之变大,行走可以让孩子学习理解环境中更多的人事物,并且发现他们自己会影响很多事物,而连结学习更多认知概念,连动地影响到认知、心理层面的发展。

所以当孩子迟迟未放手走路时,可以观察一下是否可能受到上述原因影响,并尽速改善,必要时可到医疗院所的复健科,接受职能治疗、物理治疗的评估,以免错过发展的黄金时期!

0
Scroll to Top
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.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.